要寫一部作品的讀后感,百度一搜,你會發現“滿城盡是同篇話”,似乎是,有這么一群人,同住一座城,這遠望過去嘴里嘰嘰喳喳噼里啪啦說個不停讓人以為是百花齊放,但走近去聽卻發現大同小異索然無味,代寫讀后感。或許他們也有要說出點驚世駭俗一鳴驚人的話來的強烈欲望,甚至在內心里火燒火燎的,可是老天愛開玩笑–抓耳撓腮也讓你寫不出來。語言是匱乏到了。恨不得鉆個地洞立馬出城去。而城外的“陳煥生”倒想進來湊湊熱鬧,昂著頭踮著腳地望,然后好不易進了城,唱演著他們的獨特草根文化。
寫一篇讀后感是簡單而為難的。因為你不是作者。就算是作者,他也不定寫得出來。所以你也只是表述自己的觀點,要與作者的靈魂多么貼近,恐怕那得要有多深厚的靈性了。旁人看了喜歡不喜歡,那是旁人的事,因為你也很難保證旁人是“城里人”還是“城外人”。這就讓我想起了臺灣電影。臺灣電影不同于內地和香港片子,他們是政府出少數錢給他們拍的,所以不會有什么投資巨大的影片。然而正是有這樣的環境,臺灣電影不會去刻意迎合大眾的口味,而是在寶島的秀麗自然風光下,講述著自然的人與事。有寂寞,有美好,有鄉愁,有重聚。淡淡的,講述著人生。雖然《圍城》的話語風格到底還是咱大陸腔兒,而自然地表現人性及其人物內心卻是恰到好處,自然而然,讀后感《代寫讀后感》。
我想,寫讀后感無非有這幾種目的:一是真真正正地看后有所感悟或共鳴,手都不聽使喚,洋洋灑灑地一篇文章下來:二么,就是覺得作品不錯,值得分享,于是寫篇大概的簡介,內容濃縮精華一下遂成文章;當然少不了三–絕大多數中國學生經歷過或正經歷著的–在老師的作用下為交差而寫的東西。也可能有四–為了炫耀文采,抓住一個寫一個。古話說的`好,“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倘若讀后感依二、三、四種目的來寫,多少有點不夠味兒,就像方鴻漸的內心一樣,覺得自己聰明,搞了片亞當的葉子遮了丑,但到底是搞的假文憑,心里多少不是滋味兒,瞧他那人,也有點不夠味兒。于是乎,在鄙人看來,還是因心而寫的好。心有所悟,手有所書。
在一段時間內,茅盾等人的文章迅速被埋沒,而沈從文、張愛玲逐漸被人們追捧,每每談到張愛玲,大家都能眼球不轉地說出兩句“經典”來–“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成名要趁早。”–而《圍城》里的經典句子大家更是清楚:“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沖進來,城里的人想逃出去。”–真的是經典。一個人說句什么話,他就是天才,再一個人說這句話,他文采不錯,第個人說同樣的話,未免不是傻子。更何況,語境才是重要的。讀后感里多的就是對原作語句的再操作重復刻,截去了頭尾,看來不錯,但是容易讓人曲解,多少有點斷章取義。“成名要趁早”就是值得考究的,不放回原文看,怎么會有概念會有理解。還好《圍城》里這一句本就是法國俗語,拿出來看還有道理,但是不放回原文看,也不會知道它與原作干絲萬縷的關系。然而這句話還是被人說了遍了的再在這里品味,真是有些造作,有些呆板。且讓他,隨風去。
所以讀后感還是很好寫的,自由發揮,真情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