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腦袋,大問題》心得體會
我們常常在說,鼓勵幼兒自主有效的學習?成為教育的“主體”……那教師作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怎么樣能通過我們的有效提問、適時介入、正面引導去激發幼兒思考和探索的積極性和創作欲望。那么,對于幼兒來說,什么樣的問題才是有價值的、有意義的?幼兒教師為了提出高水平問題,該做哪些準備工作?這樣的高水平問題應該在什么時機提出?最近有幸拜讀了《小腦袋,大問題——促進幼兒深度學習的高水平提問》一書,從中有了一些啟發和收獲,該書是從根本上改變師幼互動方式的必讀書,也是為促進幼兒深度學習的高水平提問的教師用書。
在游戲和活動中我們要擺脫在幼兒面前只觀察和只監護的形象,做到真正融入幼兒的游戲和活動,聆聽對話,觀察行為,參與互動,合作探究,思考課程的走向,并在適當的時機向幼兒拋出發展適宜的問題,從而在師幼互動中根據幼兒的現有水平,為他們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支架。在這一系列過程中,教師提出高水平問題是一劑催化劑,能直接幫助幼兒延伸游戲的情節,并影響活動的導向。
大多幼兒教師并不會害怕與幼兒對話,所以核心問題并不是教師該怎樣介入(幼兒的游戲),而是自己的介入會帶來什么影響?說的話是否能引導幼兒對問題的可能的解決方法進入更深入的思考和表述?這也就是我認為的,教師要“三思而后行”,在讀完該書后,作者與我的觀點不謀而合。當你進入與幼兒互動中,感到無話可說時——這種情況其實并不罕見,最好的處理方式是什么也不說,寧愿這樣,也不要讓“你說得真棒!”這類的話語脫口而出,教師只有在感到有話可說,有話可問,并且確保說出來的話語能支持或延展幼兒的學習時,才有必要開口說話,否則只要注意觀察和聆聽就好。同時當你問幼兒問題的時候,要認真聆聽他們的回答。作為一位積極的聆聽者,你要表現出對幼兒想法的興趣和對各種答案的開放性態度,而不是聆聽你所期待的、所謂的“正確”答案。
當你在向幼兒提問的時候,一定要認真聆聽他們的回答,做一個積極的聆聽著。高水平的問題一定是按照幼兒的意愿和方式來回答的。當我們向幼兒提問時,要記住以下幾點:
⒈準備好要提的問題,考慮幼兒所處的發展水平。(是否有足夠的詞匯來描述)
⒉考慮幼兒的先驗知識。(他們是否知道你所提及的事物)
⒊向幼兒提問用詞的方法。(可以用“我想知道…”或“你注意到什么”…的句式打開幼兒深入思考和觀察的大門)
⒋確保等待時間。(讓幼兒理解你的問題后進行思考、回答)
⒌在幼兒回答問題后,再提一個問題或者評論。(比如:“還可以加點什么”或“還有什么呢”)
⒍在向幼兒提出問題后,老師要積極聆聽孩子的回答,用眼神接觸等鼓勵幼兒分享想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師掌握提出高水平問題的能力并非一日之功,但通過閱讀學習,在今后組織幼兒開展活動和學習時會讓我更有目標的開展實施,了解孩子們的需求、孩子們所想、孩子們所為,充分運用提問拓展幼兒的思維和學習,做好引領者和積極的聆聽者等角色。并以此為起點,有機地運用到自己的實踐中,在理論和實踐融合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